外二科開展中醫護理新技術——平衡火罐
近期,我院外二科開展平衡火罐護理技術推廣,平衡火罐具有扶正祛邪、調整陰陽、疏通經絡、調節臟腑、散寒除濕、行氣活血等多種療效,能夠緩解疾病給患者帶來的各種不適癥狀,目前在臨床應用已取得很好成效。
平衡火罐是拔罐療法的一種,是平衡針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,以陰陽學說為基礎,以神經傳導學說為途徑,以自身平衡為核心,運用不同的拔罐手法作用于人體的一種非藥物治療的自然平衡療法。
平衡火罐技術特點:通過運用不同拔罐手法,選擇與病癥相對應的且能達到修復病灶起平衡作用的特定部位,實施熨揉、牽拉、擠壓、彈拔等良性刺激,利用火罐的溫熱效應,連續不間斷的向大腦中樞神經反饋信息,使機體修復到相應的平衡狀態,從而達到疏通經絡、調理臟腑、平衡陰陽、治療慢性疾病的療效。
平衡火罐的創新點:主要定位于大腦中樞調控與終端調控相結合,不針對病人有病的地方,而是通過特定靶區末梢神經和毛細血管的良性信息反饋效應,通過大腦中樞靶軸的應激性調整,達到病變靶位的平衡,同時通過局部代謝的加快提升整個機體的代謝水平,達到使病人依靠自己治療自己的疾病的目的。
平衡火罐治療特點及優勢:具有操作簡便易普及、無損傷易接受、療效顯著無副作用、既治病又防病等優勢。
平衡火罐操作手法:
閃罐——開始手法,用于體弱、年老、發病長、恢復期等,具有溫經散寒的作用
揉罐——放松肌肉、疏通經絡,可明顯緩解肌筋膜炎的疼痛癥狀
走罐——有提高神經、肌肉興奮性,加快血液循 環,推動新陳代謝等功效,對改善偏癱后遺留的中樞神經系統、外周神經等問題有較好療效
抖罐——典型的瀉法,常用于實熱型疾病,具有清熱瀉火、活血化瘀等功效
留罐——溫經散寒,舒筋去濕
看罐斑可辯病情:
罐印呈散紫點,深淺不一——一般提示為氣滯血瘀之癥;
罐印出現水皰——說明體內濕氣重,如果水泡內有血水,是熱濕毒的反映;
罐印鮮紅而艷——一般提示陰虛、氣陰兩虛,陰虛火旺也可出現此印跡;
罐印紫黑而暗——一般表示體有血瘀,如行經不暢、痛經或心臟供血不足等;
吸拔后沒有罐印跡,或雖有但起罐后立即消失,恢復常色者,則多提示病邪尚輕。
主治疾?。?/strong>適用于感冒、失眠、肥胖癥、肩周炎、頸項腰腿痛、急性胃腸炎等消化系統疾病、慢性疲勞綜合癥、亞健康狀態等病患,既治病又防病。
平衡火罐技術禁忌癥:腫瘤病人、血液病人、孕婦、皮膚破損、瘢痕及病情危重等情況不宜施罐治療。